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不锈钢螺丝为什么会生锈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43天前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不锈钢螺丝生锈原因深度解析与预防指南。

不锈钢螺丝生锈原因深度解析与预防指南

一、不锈钢螺丝生锈的核心原因

1. 材质成分不达标

  • 铬含量不足

    • 标准要求:不锈钢中铬(Cr)含量需≥10.5%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(Cr₂O₃)。

    • 问题:假冒产品(如201不锈钢)或回收料中铬含量低,导致钝化膜失效。

    • 案例:某化肥厂304不锈钢管因Cr含量偏低,焊缝热影响区出现晶间腐蚀。

  • 杂质元素干扰

    • 非金属夹杂物:硫化物、氧化物等破坏基体连续性,形成贫铬区。

    • 案例:304不锈钢管中单颗粒大尺寸夹杂物(Ds2级)加速裂纹扩展。

2. 环境因素侵蚀

  • 氯离子(Cl⁻)富集

    • 机制:Cl⁻穿透钝化膜,引发点蚀或应力腐蚀开裂。

    • 案例:沿海化肥厂不锈钢管因空气氯离子含量高,发生应力腐蚀开裂。

  • 酸碱环境破坏

    • 强酸(如硫酸):直接溶解Cr₂O₃膜,暴露基体金属。

    • 案例:304不锈钢在93.5%硫酸环境中因膜溶解失效。

  • 高温高湿影响

    • 敏化温度(450~850℃):铬碳化物(Cr₂₃C₆)析出,形成贫铬区。

    • 高湿度:加速电化学腐蚀,尤其表面有划痕时。

3. 表面处理缺陷

  • 钝化不彻底

    • 问题:加工后未钝化或钝化液浓度不足,氧化膜厚度不够。

    • 后果:微小划痕处暴露基体,引发局部腐蚀。

  • 机械损伤

    • 抛光/喷砂工艺:表面粗糙导致钝化膜不均匀。

    • 运输划伤:破坏氧化膜完整性,形成腐蚀入口。

4. 使用与维护不当

  • 电化学腐蚀

    • 与碳钢接触:形成原电池,潮湿环境中加速腐蚀。

    • 案例:不锈钢与普通钢材混用且未绝缘,导致快速锈蚀。

  • 异物附着

    • 粉尘/有机物:在表面形成腐蚀介质(如小苏打、果汁),引发微电池反应。

    • 案例:螺丝表面盐分残留导致点蚀。

  • 长期暴露未维护

    • 腐蚀产物累积:破坏钝化膜,形成恶性循环。

二、预防不锈钢螺丝生锈的规划步骤

1. 材质验证与选择

  • 光谱检测:使用光谱仪验证铬、镍含量是否符合标准(如304需Cr 18~20%,Ni 8~11%)。

  • 供应商审核:要求提供材质证明书(MTC)及第三方检测报告,优先选择太钢、浦项等大厂产品。

  • 避坑原则

    • 食品级应用选304/316L(符合GB 4806.9-2016)。

    • 海洋环境选316L(钼元素增强耐点蚀能力)。

2. 环境控制

  • 隔离氯离子

    • 沿海地区涂装或加保护层(如PVD涂层)。

    • 避免直接接触海水、盐雾。

  • 酸碱环境防护

    • 使用耐酸碱不锈钢(如316L)。

    • 定期中和处理表面残留酸碱物质。

  • 温度与湿度管理

    • 高温设备附近采用耐热不锈钢(如321)。

    • 高湿度环境加强通风,定期擦拭表面。

3. 表面处理优化

  • 钝化处理

    • 加工后用硝酸或柠檬酸钝化,形成更厚氧化膜。

    • 检测钝化膜厚度(≥0.1μm)。

  • 机械处理

    • 抛光后进行电解抛光,减少表面微裂纹。

    • 喷砂后立即钝化,避免氧化膜破损。

  • 涂层保护

    • 喷涂耐腐蚀涂料(如环氧树脂)。

    • PVD镀钛或镀铬,提升硬度和耐蚀性。

4. 使用规范与维护

  • 避免电化学腐蚀

    • 不锈钢与碳钢接触时加绝缘垫片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接触点,清除锈蚀产物。

  • 异物清理

    • 及时擦拭表面盐分、有机物残留。

    • 避免使用硬物刮擦表面。

  • 定期维护

    • 每半年进行钝化处理,修复氧化膜。

    • 使用不锈钢专用清洁剂,避免普通清洁剂腐蚀。

三、总结:不锈钢螺丝防锈关键点

  1. 材质优先:验证铬含量,选择对应环境的不锈钢型号。

  2. 环境适配:隔离氯离子、酸碱物质,控制温湿度。

  3. 表面强化:钝化、涂层、电解抛光多管齐下。

  4. 规范使用:避免混用金属,定期清洁维护。

通过以上措施,可显著延长不锈钢螺丝使用寿命,避免生锈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