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尺:通常以厘米(cm)为单位,刻有毫米(mm)刻度,部分主尺带有英寸刻度。
游标尺(副尺):可沿主尺滑动,刻有更细的刻度,分度值根据精度不同分为:
10分度:精度0.1mm(*常用)
20分度:精度0.05mm
50分度:精度0.02mm
测量爪:包括外测量爪(测外径/长度)、内测量爪(测内径/槽宽)和深度尺(测深度)。
推动游标尺使两测量爪闭合,观察主尺与游标尺的“0”刻度是否对齐。
若未对齐,需记录零点误差(如主尺“0”线在游标尺“0.5mm”右侧,则实际测量值需减去0.5mm)。
观察游标尺的“0”刻度线对应主尺的毫米整数位(如主尺“12mm”刻度线左侧)。
示例:若游标尺“0”线位于主尺“12mm”和“13mm”之间,则主尺读数为12mm。
寻找游标尺上与主尺刻度线完全对齐的刻度线(可能存在轻微视差,需垂直观察)。
根据游标尺分度值计算小数部分:
10分度:对齐刻度数 × 0.1mm
20分度:对齐刻度数 × 0.05mm
50分度:对齐刻度数 × 0.02mm
示例(10分度):若第6条刻度线对齐,则小数部分为0.6mm。
总读数 = 主尺整数部分 + 游标尺小数部分 ± 零点误差
示例:
总读数 = 12mm + 0.6mm = 12.6mm
主尺读数12mm,游标尺第6条线对齐(10分度),零点误差无:
主尺:12mm(游标尺“0”线位于12mm和13mm之间)
游标尺:第3条线与主尺刻度对齐
计算:12mm + 3×0.1mm = 12.3mm
主尺:25mm(游标尺“0”线位于25mm和26mm之间)
游标尺:第9条线对齐
计算:25mm + 9×0.05mm = 25.45mm
主尺:30mm(游标尺“0”线位于30mm和31mm之间)
游标尺:第12条线对齐
计算:30mm + 12×0.02mm = 30.24mm
视差避免: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卡尺刻度面,避免因角度偏差导致误读。
测量力控制:轻推游标尺使测量爪接触工件,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变形。
清洁保养:使用后擦拭测量爪和刻度面,防止油污或杂质影响精度。
零点误差修正:若校零时发现零点偏移,需在*终读数中扣除或加上误差值。
误读游标尺刻度:
错误:将未完全对齐的刻度线作为基准。
修正:选择*接近完全对齐的刻度线(可能需借助放大镜)。
忽略零点误差:
错误:未校零直接测量,导致结果偏大或偏小。
修正:每次测量前务必校零并记录误差。
分度值混淆:
错误:将20分度卡尺按10分度计算(如0.05mm误算为0.1mm)。
修正:确认卡尺类型(通常标有分度值)并匹配对应精度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,确保测量精度与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