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高强度螺栓抗拉性能技术解析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18天前 | 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咱们锦瑞有一句企业座右铭,叫作 “螺丝虽小,安全事大”。实际应用中的确如此,一颗小小的螺栓,其作用却举足轻重。尤其在高强度螺栓的安装使用中,对螺栓的抗拉强度有着严格要求。评定螺栓的性能等级时,需依据材料的公称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(遵循 GB/T 3098.1 等国家标准),而非通过横截面积简单乘以设计数值判定,需将实测指标与标准规定的性能等级范围对比,确认是否符合要求。若用于固定大型设备,必须将高强度螺栓与水泥地基浇灌成整体,以此抵御重型机械工作时产生的强烈震动,避免连接失效。安装前,需严格检测螺栓的螺纹尺寸(如螺距、大径、小径)是否符合标准,同时检查螺纹尾部倒角和头部连接部位退刀槽的加工精度,确保无毛刺、尺寸超差等问题。对于传统高强度止水螺栓,其采用一次性连接设计,安装完成后无法拆卸,需在施工前确认安装位置的准确性。


在紧固件领域,90% 以上的螺纹为右旋螺纹(顺时针旋转拧紧),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螺纹形式。左旋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反(逆时针拧紧),鉴于多数用户为右手操作,高强度螺栓设计普遍采用右旋螺纹。特殊工况下使用的双头螺栓,会采用 “一端右旋、一端左旋” 的双旋向设计,通过旋转螺栓中部向单一方向转动,可同步锁紧两端螺纹,实现高效紧固。这种 “旋向与运动方向匹配” 的防松设计,在自行车左踏板上有典型应用 —— 左踏板采用左旋螺纹,当脚蹬向右施力时,螺纹会因蹬踏动作越旋越紧,避免因振动导致的松脱问题,体现了机械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。


热处理是高强度螺栓生产的核心工序。由于高强度螺栓材料(如中碳钢、合金钢)硬度较高,冷镦成型前需对原材料进行退火软化处理,以改善材料塑性、降低加工难度。成型后通过 “淬火 + 回火” 热处理工艺,将螺栓的力学性能(抗拉强度、屈服强度、硬度)提升至设计要求。热处理质量直接决定螺栓的*终性能,需严格控制加热温度、保温时间、冷却介质等工艺参数。尽管操作流程看似常规,但各岗位人员必须明确职责,掌握热处理基本原理(如奥氏体化、马氏体转变对性能的影响),避免因温度偏差或时间不足导致性能不达标。由于热处理过程中螺栓会因热胀冷缩产生尺寸变化,操作人员需配备专用检测工具(如千分尺、洛氏硬度计),对螺纹直径、螺栓长度、表面硬度进行实时监控,确保关键参数在公差范围内。


热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表面通常呈暗灰色,在转运和清点过程中易发生不同规格混料问题。因此,热处理炉需设计独立的料筐分区,并配备清晰的规格标识,避免不同等级、尺寸的螺栓混炉处理,从工艺设备端降低质量风险。


碳钢螺栓依据热处理后的性能等级,分为 4.8 级、8.8 级、10.9 级、12.9 级等(14.9 级为特殊合金钢螺栓,工业场景极少使用)。其中:


  • 4.8 级:普通螺栓,材质为低碳钢,未经过高强度热处理,适用于一般载荷场景;

  • 8.8 级及以上:高强度螺栓(8.8 级为中碳钢淬火 + 回火处理,10.9 级、12.9 级为合金钢热处理),适用于高载荷、强振动工况。
    以 10.9 级螺栓为例:其材质的公称抗拉强度≥1000MPa,屈强比为 0.9(即公称屈服强度≥900MPa),需通过拉伸试验验证实测值是否满足标准要求。这些力学参数是衡量螺栓抗拉性能的核心指标,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,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