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

Jiangsu Jinrui Metal Products Co., Ltd.

螺纹与扭矩力的关系
来源: | 作者:锦瑞 | 发布时间: 41天前 | 3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螺纹与扭矩力的关系及计算规划,具体请看下文。

螺纹与扭矩力的关系及计算规划

一、核心关系解析

螺纹与扭矩力的关系可通过以下公式描述:

  • T:扭矩(N·m)

  • F:轴向力(N)

  • d₂:螺纹中径(m)

  • λ:螺纹升角(弧度),计算公式为 (n为线数,P为螺距)

  • ρ:当量摩擦角(弧度),与摩擦系数f和牙型半角β有关,(普通螺纹β=30°)

二、工程标准中的扭矩计算方法

1. 简化公式

  • K:扭矩系数(通常取0.13~0.21,润滑条件好时取低值)

  • d:螺纹公称直径(m)

  • F:预紧力(N),计算公式为:

  • V:屈服点应力利用因数(通常取0.9)

  • :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(Pa)

  • :螺纹*小横截面积(为小径)

2. 实例计算

  • M10螺栓(10.9级)

    • 屈服强度 

    • 预紧力 

    • 扭矩 

三、摩擦系数的影响

  • 摩擦系数(μ)与扭矩的关系

    • 摩擦系数增加会导致扭矩非线性上升(曲线斜率逐渐减小)。

    • 例如,M16螺栓(10.9级)在μ=0.12时,30kN夹紧力需50N·m扭矩;μ=0.3时,需120N·m扭矩(扭矩提高1.4倍)。

四、实际应用中的扭矩计算步骤

  1. 确定螺纹参数

    • 公称直径(d)、螺距(P)、线数(n)、牙型半角(β)。

  2. 选择材料属性

    • 螺栓材料的屈服强度()、被连接件材料强度。

  3. 计算预紧力(F)

    • 根据标准或设计要求确定V值(通常取0.9)。

  4. 确定扭矩系数(K)

    • 参考标准或试验数据,考虑润滑条件和表面粗糙度。

  5. 计算扭矩(T)

    • 代入公式 

  6. 验证与调整

    • 通过试验(如扭矩-转角法)验证扭矩值,确保轴向力在安全范围内。

五、关键结论

  1. 扭矩与螺纹参数成正比:中径(d₂)和螺距(P)增大,扭矩需求增加。

  2. 摩擦系数是关键因素:润滑条件改善可显著降低扭矩(例如,μ从0.3降至0.12,扭矩减少58%)。

  3. 工程标准提供简化方法:通过K值和经验公式快速估算扭矩,但需结合试验验证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系统计算螺纹连接所需的扭矩,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与经济性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