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性 | 平垫圈 | 弹簧垫圈 |
---|---|---|
结构 | 扁平环形,无弹性 | 波浪形或切口设计,具备弹性 |
主要功能 | 增大接触面积,分散压力,保护表面 | 通过弹性变形防松,兼具减震功能 |
防松能力 | 无防松功能 | 具备防松能力(摩擦防松) |
适用场景 | 软质材料(铝、塑料)、精密设备 | 振动环境(电机、发动机)、动态负载 |
材质 | 钢、不锈钢、铜等 | 碳钢(65Mn/70#)、不锈钢(304/316) |
国标 | GB/T 97.1-2002(平垫圈) | GB/T 93-1987(弹簧垫圈) |
安装顺序 | 可单独使用或与弹簧垫圈组合 | 需与平垫圈组合使用(平垫在下,弹垫在上) |
平垫圈
分散压力:增大螺栓/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面积,降低单位面积压强,防止表面变形或损坏。
保护表面:避免螺栓头部或螺母直接接触软质材料(如铝、塑料)或精密设备表面,防止划伤或压痕。
减少摩擦:在频繁拆卸场景中,减少螺纹磨损,提升安装顺畅性。
结构:扁平环形,无弹性,材质多为金属(如钢、不锈钢、铜)。
功能:
弹簧垫圈
防松:通过弹性变形产生持续预紧力,增大螺纹副间的摩擦力,防止振动导致的松动。
减震:吸收振动能量,减少连接部位的动态应力。
补偿间隙:在振动环境中自动补偿螺纹副的微小位移,维持连接稳定性。
结构:波浪形或带有切口的环形,具备弹性变形能力。
功能:
平垫圈适用场景:
软质材料连接:如铝制部件、塑料件,防止局部压溃。
精密设备:光学仪器、高精度测量设备,保护表面精度。
低振动环境:静态或低频振动场景(如家具组装)。
弹簧垫圈适用场景:
高振动环境:电机、发动机、压缩机等动态负载设备。
关键连接部位:桥梁、压力容器、航空航天结构件,需可靠防松。
频繁振动场景:如汽车底盘、铁路轨道螺栓。
平垫圈材质:
碳钢(Q235):成本低,适用于一般场景。
不锈钢(304/316):耐腐蚀,适用于潮湿或化学环境。
铜/铜合金:导电性好,适用于电子设备。
国标:GB/T 97.1-2002(A级平垫圈)、GB/T 96.1-2002(大垫圈)。
弹簧垫圈材质:
碳钢(65Mn/70#):高弹性,适用于一般防松需求。
不锈钢(304/316):耐腐蚀,适用于海洋或化工环境。
国标:GB/T 93-1987(标准型弹簧垫圈)、GB/T 7244-1987(重型弹簧垫圈)。
安装顺序:
正确顺序:平垫圈 → 弹簧垫圈 → 螺母(或螺栓头)。
错误顺序:弹簧垫圈在下可能导致防松效果失效。
组合使用:
平垫 + 弹簧垫圈:兼顾表面保护与防松功能,适用于高振动且需保护表面的场景(如汽车发动机螺栓)。
多层垫圈:在复杂连接中,需按设计要求分层安装,确保每层功能独立。
平垫圈优点:
成本低,安装简单。
有效分散压力,保护表面。
平垫圈缺点:
无防松功能,需配合弹簧垫圈使用。
弹簧垫圈优点:
防松效果显著,适用于振动环境。
成本低,易批量生产。
弹簧垫圈缺点:
材质工艺影响质量(如氢脆断裂风险)。
过度压缩可能导致弹性失效。
平垫圈问题:
尺寸不当:过小无法分散压力,过大导致安装困难。
解决方案:根据螺栓直径选择匹配规格(如M10螺栓配M10平垫圈)。
弹簧垫圈问题:
氢脆断裂:碳钢垫圈电镀后未驱氢处理。
解决方案:电镀后200℃保温2小时驱氢。
涨圈失效:螺栓与垫圈孔径间隙过大。
解决方案:选用内径偏小的垫圈或调整螺栓尺寸。
低振动、需保护表面:优先使用平垫圈。
高振动、需防松:单独使用弹簧垫圈或与平垫圈组合。
腐蚀环境:选择不锈钢材质。
精密设备:平垫圈单独使用,避免弹簧垫圈的弹性导致表面损伤。
通过合理选择及组合平垫圈与弹簧垫圈,可实现连接部位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和耐久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