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栓咬死(又称螺纹咬死或螺栓卡死)是指螺栓与螺母或被连接件之间因粘连导致难以拆卸的现象,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螺栓断裂。典型表现包括:
拆卸困难:螺栓无法通过常规工具转动,需借助特殊手段(如焊接辅助螺母、切割等)。
表面损伤:螺纹表面出现毛刺、氧化膜拉破或积屑瘤。
功能失效:连接副预紧力不足,存在安全隐患。
碳钢螺栓:
潮湿或腐蚀性环境中易生锈,增加摩擦力。
安装时未涂抹润滑剂,导致金属直接接触。
不锈钢螺栓:
表面氧化层在摩擦中破坏,产生强粘着力。
材质较软,易形成积屑瘤(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堆积)。
其他材料:
铝、钛等软金属螺栓同样易因塑性变形引发咬死。
高温环境:
螺栓表面形成高温氧化膜,拆卸时氧化膜拉破导致毛刺。
热紧工艺不当(如温度过高或冷却不充分)。
腐蚀性介质:
水分、盐雾或化学气体加速螺纹腐蚀,形成粘性物质。
安装问题:
螺纹未清理干净(残留毛刺、杂物或旧润滑剂)。
未涂抹防咬合剂或润滑剂,导致干摩擦。
螺栓未垂直安装,产生偏载。
拆卸问题:
暴力拆卸(如用力过猛、快速旋转)导致局部过热。
未遵循规范(如高温下直接拆卸、未使用扭矩扳手)。
螺纹精度不足:
螺纹间隙过小或表面粗糙度超标。
材料硬度不匹配:
螺栓与螺母硬度差异过大,导致软材料塑性变形。
选材优化:
避免同材质配对(如不锈钢螺栓配碳钢螺母)。
优先选用高硬度、抗腐蚀材料(如合金钢)。
表面改性:
电镀铜、镍或渗氮处理提高表面硬度。
涂覆DLC(类金刚石)涂层或PTFE(聚四氟乙烯)减少摩擦。
润滑剂选择:
常温工况:使用二硫化钼、石墨或高温润滑脂。
高温工况:选用镍基防咬合剂或专用螺纹脂。
涂抹规范:
安装前彻底清洁螺纹,均匀涂抹润滑剂。
确保润滑膜覆盖整个螺纹表面。
安装规范:
使用扭矩扳手控制力矩,避免过载(参考ISO 16047标准)。
缓慢旋合,减少摩擦热积累。
拆卸规范:
高温工况下等待设备冷却后再拆卸。
拆卸前喷涂松动剂(如煤油、松锈润滑剂),渗透30分钟后尝试转动。
螺纹间隙优化:
适当降低螺纹配合精度(如H/g级公差),预留热膨胀空间。
定期检查与清理:
检修时彻底清理螺纹氧化皮和杂物。
对高频使用螺栓进行定期更换。
松动剂渗透:
喷涂松动剂并轻敲螺母周圈,等待30分钟后尝试拆卸。
手动调整:
使用橡胶锤轻敲螺栓四周,破坏氧化层。
焊接辅助螺母:
在螺栓头部焊接临时螺母,增大受力点后拆卸。
热膨胀法:
对螺栓进行局部加热(需确保安全条件),利用热膨胀原理松动。
机械切割:
使用切割工具(如液压螺母劈开器)无损切割螺母。
钻取螺栓中心孔后取出残余部分。
扩孔修复:
对严重损伤的螺孔进行扩孔,并安装螺纹护套或更大尺寸螺栓。
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容器螺栓咬死:
原因:首扣螺纹磕碰导致积屑瘤形成,处理时力矩过载。
解决方案:扩孔后安装更大尺寸螺栓,优化拧入工艺。
电厂汽轮机螺栓咬死:
原因:安装时未涂抹润滑剂,螺纹间存在杂质。
解决方案:使用松动剂渗透后焊接辅助螺母拆卸。
ASTM G40:定义螺栓咬死为表面损伤形式,强调润滑重要性。
ISO 16047:规定扭矩管理规范,避免过载。
HG/T 20614-2009:推荐不锈钢螺栓螺母配对规则(如A2-50/A4-50)。
江苏锦瑞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提供以下解决方案:
高品质紧固件:
生产符合国标、德标、美标等多国标准的高强度螺栓,材质包括碳钢、不锈钢及合金钢。
表面处理涵盖镀锌、镀镍、氧化及PTFE涂层,有效预防咬死。
定制化服务:
根据工况需求提供特殊螺纹设计(如圆弧牙底、偏梯形螺纹)。
配套防咬合剂及润滑解决方案。
技术支持:
提供安装拆卸工艺指导,确保符合行业标准。
24小时应急响应,协助处理螺栓咬死问题。
联系信息:
联系人:王经理
电话:15900845109
江苏锦瑞以技术创新为核心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、长寿命的紧固件解决方案,助力工业设备安全高效运行。